新规实施超半年网络游戏仍存乱象 专家解读:哪些漏洞需要堵?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去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记者调查显示,我国网络游戏防沉迷治理效果整体向好,游戏审核更加严格。但与此同时,网络游戏在未成年人防沉迷方面依旧存在部分乱象,比如有的网络游戏依然无需实名认证等,一些网络游戏公司被处罚的背后,违规行为也是花样百出。治理网络游戏防沉迷,业内人士给出了怎样的建议?游戏产业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又在哪?
公开报道显示,今年寒假期间(1月17日-2月15日),平均每天有792万个已实名认证为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在非可玩时段尝试登录腾讯游戏而被拦截。互联网、游戏产业时评人张书乐表示,网络游戏的防沉迷治理,整体效果向好。“游戏产业本身是一个‘二八定律’特别明显的行业,绝大部分玩家集中在极少数的爆款网络游戏之中。比如腾讯游戏、网易游戏出品的一些爆款产品,其在防沉迷方面执行得相当良好,未成年玩家确实已经越来越少。”
与此同时,有媒体调查发现,部分网络游戏依然存在无需实名认证、无人脸识别系统,冒用成年人身份认证以及未经依法审批上网出版网络游戏等乱象。还有游戏公司套用其他公司的游戏版号,非法运营“同名”游戏;有的企业虚构审批信息,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游戏审批查询页中,无法查询到相关信息。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表示,网络游戏乱象的背后,根本原因还是“利益”两个字。他指出:“我国游戏产业规模大概在三千亿元,很多小平台,他们想要做生意,就会走一些偏门。因为我们的游戏版号管理比较严格,市场又这么大,怎么拓展市场?所以很多小平台、小游戏公司就想通过违法的、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得收益,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近日,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省文化和旅游厅遴选公布的涉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典型案例显示,《弱鸡才刹车》等网络游戏,相关页面未显示游戏版号信息,是在未经依法审批的情况下,擅自上网出版多款网络游戏。李勇坚指出,治理网络游戏乱象,一方面要从源头上,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提供未经审核的非法网络游戏的这些网络平台加强监管;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违规网络平台和网络游戏公司的处罚力度。“对有违法行为的网站,比如不需要认证或者扫一下二维码就能下载的这些网站,最主要的还是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处罚制度。”
今年1月起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张书乐表示,未成年人防沉迷的“主战场”依然是在家庭内部,监护人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此外他还建议,要加强对非网络游戏也就是单机游戏的监管。
“防沉迷其实目前主要停留在可以联网的手机游戏或者PC端游戏上,对于单机游戏以及主机游戏,也就是家用电视游戏机等类型的防沉迷问题,并没有提出特别明确的要求。当然,也是因为此类游戏不用联网,在技术执行上确实有难度。因此真正要做好防沉迷监管,监管部门等还需进一步完善防沉迷所需要覆盖的游戏类型。”张书乐认为。
专家也指出,游戏不是洪水猛兽,在正确有效的规范下,游戏产业有益于国民经济。目前,我国国内游戏产业规模在三千亿元人民币左右,全球游戏产业规模在两千亿美元左右,覆盖28亿用户。除了监管以外,游戏产业也需要做大做强。
李勇坚建议,一方面要做好规范管理;另一方面要促进游戏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游戏产业中创新技术的发展。“通过游戏本身是可以促进我们在数字技术方面的一些进步的,其实很多特别先进的数字技术,往往用途就在游戏上面。我们可以利用游戏本身反向促进数字技术的进步,这个方面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些问题。我们要鼓励游戏公司的创新,创新的技术也能用到数字经济领域,甚至国民经济领域。”
张书乐指出,2010年以后,国内游戏产业发展过程中,游戏的总量用户和游戏总时间增长放缓。未来,我国游戏产业,需要通过打造精品游戏和通过游戏出海去拓展海外市场。他说:“最大的建议就是做好精品游戏,它能否在国内市场上获得更多份额和在国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都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海外市场,带有中国文化烙印的游戏产品正在逐步获得欧美等主流游戏市场的青睐。它的精品化程度,特别是对中国文化和游戏的融合程度,都将成为国产游戏在海外市场上纵横的一个关键。”